夏至,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0個節氣。夏至這天,太陽直射北回歸線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,黑夜最短的一天。從夏至這一天起,大陽逐漸向南移動,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短,黑夜一天比一天長。從夏至起,進入炎熱季節,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。
夏至養生
在中醫養生理論中,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,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,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,注意保護陽氣,陰陽協調。
夏至飲食,宜苦酸咸
根據五臟、五味的相互關系,味苦之物能助心氣而制肺氣。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,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。同時多食咸味以補心,因咸入腎,補養腎水,腎水上行以斂心火,不致心火過旺。
從陰陽學角度看,夏月伏陰在內,心旺腎衰,外熱內寒,故冷食不宜多吃,少則尤可,貪多定會寒傷脾胃,日久形成脾腎陽虛,這也是現在形成大量陽虛根本原因,陽虛令人吐瀉。
此外建議大家吃一些生姜。俗話說:“冬吃蘿卜夏吃姜”,“早上三片姜,賽過喝參湯”,夏季暑熱,多數人食欲不振,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還可以幫助防暑。
夏應養長,亦要靜心
夏日炎炎,往往容易讓人心煩意躁,心緒不寧?!办o則神藏,躁則神亡”,養神之道貴在“靜”,精神情志活動保持淡泊寧靜,摒除雜念,內無所蓄,外無所逐。
起居有時,養陰護陽
夏季日長夜短,起居調養,宜晚睡早起,以順應自然界的陽盛陰衰。適量午睡,能養陰護陽,使大腦和全身得到放松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體力。
運動宜“輕”,環境宜“清”
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,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、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。適量運動有助于調暢氣血、養護陽氣。最好選擇一些“輕運動”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極拳、廣播操等,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,若運動過激,可導致大汗淋漓,汗泄太多,不但傷陰氣,也易損陽氣。
夏
至
全國免費咨詢熱線
400-002-2928
廣州睿美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咨詢電話
統一社會信用代碼:91440105MAC3PEQ794
廣州睿美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?2022粵ICP備2022152626號-1